-
年產2萬條新突破,知名胎企巨胎項目落地中原5月8日,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產能擴建項目于焦作西廠區正式開工建設。公司管理層、項目建設方代表及員工等200余人出席儀式,標志著這一省級重點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據悉,該項目已列入中國中化集團2024年度重點規劃,同時作為河南省及焦作市核心工業項目推進,總投資額14.64億元。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新增2萬條巨型工程子午胎產能,帶動年銷售收入增長約15.63億元。 開工儀式上,風神輪胎董事長王建軍回顧了公司成立60年來的發展歷程,強調從早期承擔國家科研任務,到實現國內首條巨型無內胎工程輪胎量產,再到參與多項國家級工程建設,企業始終聚焦技術升級與產業責任。目前,公司產品已從傳統斜交胎逐步轉向全鋼子午胎及特種輪胎領域,技術迭代成果顯著。 項目負責人楊強進一步說明,此次擴建旨在優化生產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施工方代表承諾將嚴格把控工程進度、質量及環保標準,確保項目按期交付。 2025-05-14 【輪胎】
-
三大輪胎巨頭,上榜中國500強近日,全球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GYBrand,發布2025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榜單。中國頭部三大輪胎企業,全部登榜。 其中,賽輪輪胎以369.8億元的品牌價格,位列286位。朝陽輪胎的品牌價值為344.37億元,排名第296位。玲瓏輪胎以248.24億元的品牌價值,排在第359位。 此外,多家輪胎企業母公司,也榜上有名。包括海大集團的母公司五糧液集團、雙錢輪胎母公司華誼集團等。 據了解,2025年,500個品牌總價值達38.12萬億元,較上一年增長7.2%。該榜單主要評估依據,包括財務業績、品牌強度、品牌貢獻、可持續性等多個維度。 2025-05-14 【輪胎】
-
高校與橡膠企業深化合作 共促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2025年5月13日,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白雪飛、李輝帶隊赴山東華盛橡膠集團調研,雙方圍繞產學研協同創新、橡膠技術升級及人才培養等議題展開交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座談會上,華盛橡膠集團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宏盛科技工廠總經理陳建軍,研發工程師徐凱博士及朱新靜等參與討論。雙方就輪胎橡膠材料的研發應用、聚合物性能分析、校企合作機制等核心議題交換意見。會后,校方團隊參觀了企業智慧展廳及輪胎材料測試實驗區。 陳建軍介紹,華盛橡膠集團近年來聚焦高性能聚合物與綠色材料開發,通過優化配方體系提升產品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其硫化橡膠配方的研發以橡膠與補強體系為核心,并計劃聯合高校及科研機構開發新型功能材料,推動技術迭代。 李輝表示,濟南大學在氟橡膠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與華盛橡膠的技術需求高度契合,未來可深化技術合作與學術資源共享。此外,雙方還探討了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路徑,包括共建實習就業基地、定向人才輸送等,旨在構建“高校教學—企業實踐—產業應用”的全鏈條培養體系。 此次交流將為雙方后續合作奠定基礎,未來雙方將圍繞行業技術瓶頸展開聯合攻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助力橡膠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05-14 【輪胎】
-
印度研究人員將難以回收的聚氨酯泡沫轉化為3D可打印材料如今,聚氨酯 (PU) 泡沫的應用非常廣泛,用于從汽車座椅到床墊等各種類型的緩沖材料。近年來,人們做出了許多努力來促進聚氨酯泡沫的回收利用。 例如,在班加羅爾的印度科學研究所 (IISc),一個科學家團隊開發了SaLSO,這是一種能夠將聚氨酯泡沫廢料轉化為3D打印原料的專利技術。由Suryasarathi Bose教授和Subodh Kumar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了一種選擇性分離聚氨酯泡沫中化學鍵的方法,從而有效地將這種難以回收的材料分解成各種化學成分,這些成分隨后可用于制造新的3D打印材料。 化學回收是一個新興領域,它為更傳統的機械回收工藝(涉及清潔、熔化和再加工)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在化學回收過程中,聚合物被分解成其原始的單體結構單元,然后可聚合成新材料。化學回收工藝在減少與聚氨酯泡沫等難以回收的塑料相關的廢物流方面潛力最大。與機械回收不同,化學回收還能生產出原始質量的材料。 印度理工學院(IISc)開發的SaLSO工藝兼容不同硬度的聚氨酯泡沫,轉化率高達98%。據研究人員介紹,這項專利技術還可用于分解和轉化其他塑料,例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和聚烯烴,并將其轉化為3D打印原材料。 Suryasarathi Bose教授表示:“這是塑料廢物管理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我們開發了一種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可以對之前被認為不可回收的材料進行升級改造,并申請了一項專利技術,可以將難以回收的聚氨酯泡沫和其他塑料轉化為有價值的3D打印材料。” 2025-05-14 【節能環保】
-
權威榜單揭曉:國產輪胎品牌力第一花落頭部企業國際品牌評估機構Chnbrand近期公布的2025年中國品牌力指數(C-BPI)研究結果顯示,雙星輪胎以突出的品牌認知度、用戶偏好度及忠誠度表現,再次登頂“國產汽車輪胎行業品牌力第一名”。這是雙星連續多年在該權威榜單中穩居前列,印證了其在技術研發與市場服務領域的持續深耕。 C-BPI作為國內首個公信力品牌評價體系,其研究成果被廣泛視為行業風向標。報告指出,雙星憑借差異化產品矩陣與技術創新能力,在國產輪胎品牌中保持領先地位。尤其在智能化轉型與全球化布局方面,雙星通過整合國際資源,構建了覆蓋研發、生產到服務的全產業鏈競爭力。百年積淀,技術革新引領行業升級 雙星輪胎前身為始建于1921年的國有企業,歷經多次戰略轉型。2008年剝離非核心業務后,全面聚焦輪胎產業;2014年啟動“二次創業”,建成全球首個輪胎工業4.0智能工廠,推動生產流程數字化;2018年控股韓國錦湖輪胎,加速國際化步伐;2020年提出“新四化”戰略(生態化、高新化、當地化、數智化),進一步強化可持續發展能力。 技術突破是雙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其全球首創的“全防爆”安全輪胎系列,采用零胎壓續航技術,可在無氣壓狀態下以60km/h行駛30分鐘,解決了傳統輪胎的安全痛點。該技術不僅斬獲德國紅點與iF設計大獎,還覆蓋轎車、SUV、雪地胎等多場景需求,兼顧安全性與舒適性,成為高端市場的重要選擇。拓展國際市場,深化綠色布局 近年來,雙星持續拓展海外市場。據行業數據顯示,其產品已進入歐美、東南亞等50余個國家和地區,并與多家國際車企達成原廠配套合作。此外,雙星在環保領域動作頻頻,2023年宣布投資10億元建設廢舊輪胎循環利用基地,目標年處理量達20萬噸,推動產業鏈低碳化轉型。 此次C-BPI榜單的認可,既是對雙星品牌價值的客觀評價,也反映了用戶對國產輪胎技術實力的信心。雙星表示,未來將加速“數智化”服務體系建設,從用戶需求出發,研發更高性能、更環保的輪胎產品,助力全球出行安全與可持續發展。 2025-05-13 【輪胎】
-
“降稅窗口期”開啟,全球布局成輪胎業生存關鍵5月12日,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發布聯合聲明,宣布美國將在未來90天內暫停對中國商品加征24%的關稅,但保留部分商品10%的關稅。此次調整涉及多輪關稅疊加計算,美方實際取消的加征關稅比例達91%,并暫停了此前4月提出的“對等關稅”計劃。 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從中國進口輪胎總量為688萬條,同比微增5.5%。盡管此次關稅調整被視為階段性緩和,但對中國輪胎企業實際影響有限。5月3日,美國宣布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僅加拿大和墨西哥獲得豁免。疊加此前的高關稅壓力,中國輸美輪胎產能已大規模轉移至東南亞地區。業內人士分析,未來需關注東南亞及其他地區能否通過談判爭取更多關稅豁免,從而為中國輪胎產業鏈創造實質利好。產能轉移加速,東南亞成關鍵布局地 近年來,中國輪胎企業為規避高額關稅,紛紛在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投資建廠。據統計,中國輪胎企業在東南亞的產能占比逐年顯著提升,出口美國市場的訂單中約70%來自東南亞工廠。這一布局雖降低了直接關稅沖擊,但也面臨當地政策變動和成本上升的挑戰。 2025-05-13 【輪胎】
-
首家商用輪胎基地,即將啟動生產韓泰輪胎美國公司總裁羅布·威廉姆斯于5月6日宣布,其位于田納西州克拉克斯維爾的制造基地有望在今年年內啟動卡客車輪胎生產。這座正在實施16億美元多階段擴建項目的工廠,不僅將成為韓泰在美首個專業化商用車輪胎生產基地,更將通過二期工程將乘用車輪胎年產能倍增至1000萬條。 據悉,該生產基地商用車輪胎產線初期規劃日產能達3000條,折合年產量約100萬條。作為韓泰全球戰略布局的關鍵落子,這一本土化生產舉措將有效提升與核心供應商的供應鏈協同效率,使企業能夠將節省的運營成本轉化為終端價格優勢。 同時,本地化生產顯著增強了企業對北美市場需求波動的快速響應能力,特別是在當前全球貿易政策多變的背景下——數據顯示,韓泰北美市場當前銷售的商用車輪胎主要依賴韓國進口,僅少量產自中國,為此企業已在2024年第四季度提前加大美國本土庫存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韓泰同步推出了整合核心技術的"Smart"系列商用車輪胎產品矩陣,涵蓋SmartFlex、SmartWork及SmartCity等中卡專用胎型。這一技術品牌升級標志著企業將既有研發成果系統化整合,旨在強化北美市場競爭力。威廉姆斯強調,通過構建本土化制造體系與智能化產品矩陣的雙輪驅動,韓泰正著力打造應對商用車輪胎需求持續增長的敏捷供應鏈,為北美客戶提供更穩定的供應保障。 2025-05-13 【輪胎】
-
4億投資!年處理9萬噸廢舊塑料項目將帶來5億年產值近日,江津區白沙工業園傳來好消息——由重慶三泰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9萬噸廢舊塑料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正酣,一季度投資完成率已超過25%,實現良好開局。這一項目的快速推進,不僅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更將助力循環經濟產業邁上新臺階。打造循環經濟新標桿 該項目總投資約4億元,占地面積82畝,規劃建設塑料顆粒、成品加工等16條先進生產線。項目全面建成后,將形成年產廢塑料造粒5萬噸、廢塑料破碎片材3萬噸、塑料制品1萬噸的生產能力,預計年產值可達5億元。 今年,項目重點推進1條年產15000噸PET瓶片生產線和3條年產5000噸PE顆粒生產線建設。目前,辦公樓、廠房等主體工程正緊鑼密鼓施工,整體進展順利。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雙贏 廢舊塑料的回收與高值化利用,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一環。該項目通過先進技術將廢舊塑料“變廢為寶”,不僅可大幅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創造可觀的經濟價值。 環境效益:每年可消化大量廢舊塑料,有效緩解“白色污染”,助力“無廢城市”建設,推動資源循環利用。 經濟效益:達產后年產值預計達5億元,將進一步增強江津區產業競爭力,同時帶動就業和產業鏈協同發展。優質服務護航項目建設 項目的快速推進,離不開白沙工業園的全力支持。從立項到施工許可,園區安排專人對接,提供全流程服務,確保企業“少跑腿、快落地”。這種高效、貼心的營商環境,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 2025-05-13 【節能環保】
-
年產能突破3350萬條!庫比森輪胎二期工程正式啟動近日,庫比森輪胎(江蘇)有限公司在淮安生產基地舉行二期工程啟動儀式,重點建設的2#PCR車間占地面積達90163.36平方米,將專注于半鋼子午線輪胎的智能化生產。此次建設標志著企業產能升級進入加速階段,為打造全球領先的綠色輪胎生產基地奠定基礎。 該項目位于淮安市淮安區,總體規劃占地1212畝,總投資規模達100億元人民幣。根據建設方案,項目分三期實施:一期26萬平方米廠房已于今年2月正式投產;當前啟動的二期工程建筑面積與一期相當;三期規劃面積約13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后,或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單體零碳輪胎制造基地,年產能預計突破3350萬條,包括3000萬條高端半鋼輪胎和350萬條全鋼輪胎。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推進效率創下行業新紀錄。從征地拆遷到投產僅用10個月,較原計劃提前60天完成。通過"并聯審批"模式,在資料齊備后48小時內即完成"五證聯發",展現了地方政府對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據測算,項目全面達產后年產值可達百億元,年納稅額超3億元,同時為當地創造3600余個就業崗位。 行業觀察顯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突破35%(中汽協2023年數據),對高性能、低滾阻輪胎需求持續攀升。庫比森輪胎同步布局的12項專利技術中,包含3項新能源專用輪胎研發項目,其采用的生物基橡膠材料比例已達22%,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8個百分點。 2025-05-12 【輪胎】
-
營收69.58億,凈利激增72%!這家企業全球化布局成效顯著江蘇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用股份”)近日發布2024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公司總資產規模達153.79億元,較上年增長36.31%;營業收入實現69.58億元,同比提升37.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4億元,同比增幅達72.81%。盡管第四季度凈利潤出現小額虧損(-597.62萬元),但前三季度業績為全年增長奠定基礎,整體經營保持穩健態勢。 作為國內輪胎行業頭部企業,通用股份旗下“千里馬”“赤兔馬”品牌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2024年,“千里馬”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其開發的EV、ET系列綠色輪胎已適配多款新能源車型,產品覆蓋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同步推進“5X戰略計劃”,以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為核心方向,2024年國內外產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柬埔寨一期工廠實現全鋼胎90萬條、半鋼胎500萬條全面達產,成為國內首個“海外雙基地”同步運行的輪胎企業;同年6月,泰國二期1000萬條半鋼胎項目與國內600萬條半鋼胎技改項目同日投產,產能釋放進一步提速。 技術創新方面,該公司打造的半鋼胎“黑燈車間”與全鋼胎“5G碳云智能工廠”入選省級智能制造示范項目,通過優化胎體結構與配方工藝,產品滾阻降低15%,濕地抓地力提升8%。 在綠色制造領域,該公司柬埔寨工廠采用光伏發電系統,年減碳量超8000噸;國內基地通過工藝升級,硫化環節能耗降低23%。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預測,2025年全球輪胎需求將達24億條,其中東南亞市場增速領跑。通用股份泰國二期項目達產后,海外產能占比將提升至45%,為拓展東盟及歐洲市場提供支撐。 另據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中國輪胎出口量同比增長11.3%,其中半鋼胎占比首次突破60%。通用股份表示,其泰國基地正加速推進美國DOT、歐盟ECE認證,計劃2025年新增20個海外經銷網點,進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 2025-05-12 【輪胎】
-
輪胎集團美洲工廠,投產在即5月9日,賽輪輪胎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根據目前的建設進展,公司墨西哥工廠預計今年上半年投產。賽輪墨西哥工廠總投資2.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7億元),建設地點位于墨西哥瓜納華托州萊昂市馬拉比斯工業園。達產后可年產6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產品主要面向北美等海外市場。 對于未來全球規劃,賽輪表示,公司作為全球輪胎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以構建高效協同的全球化運營體系為目標,通過“全球一個工廠”管理模式的深度實踐,持續強化國際競爭力。 目前,公司已在中國的青島、東營、沈陽、濰坊及海外的越南、柬埔寨建有輪胎生產基地,并正在推進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等生產基地的建設,未來將持續布局全球化生產,通過全球生產基地的協同效應,公司能夠縮短供貨周期,更高效便捷地服務現有客戶,并有效拓展海外市場,吸引新客戶。 同時,全球化產能布局也可以有效降低因地區間貿易摩擦產生的風險,支持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2025-05-12 【輪胎】
-
投資1900萬,年回收6000噸!涼州區廢舊農膜回收加工項目開工5月7日,涼州區廢舊農膜回收加工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由甘肅省豫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自籌資金投資建設,項目選址于涼州工業園區(靜脈產業園),占地面積20.38畝,項目總投資1900萬元。 項目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項目投資1000萬元,二期項目投資900萬元。計劃建成加厚高強度地膜生產線6條,廢舊農膜造粒生產線4條,滴管帶生產線6條,塑料板磚、井蓋生產線各1條,同時新建生產車間、成品庫房、原材料庫房、綜合用房等配套設施,并配備生產運輸及相關環保設備。項目建成后年可回收利用廢舊農膜6000噸,輻射帶動全區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 2025年4月4日,涼州區住建局完成了非國有資金投資工程項目直接發包備案,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2025年5月7日,涼州區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加工建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目前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 項目遵循“回收、加工、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理念,采用“政府倡導、企業帶動、網點回收、群眾參與”的運行思路,構建“農戶撿拾交售、回收網點收集、企業加工利用”的運行體系。各鎮通過設立回收點開展地膜“以舊換新”活動,農戶每收集1立方米舊膜,可以兌換10公斤新膜,極大地提高了群眾撿拾廢舊地膜的積極性,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涼州區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加工建設項目的實施,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回收加工,將廢舊農膜轉化為地膜粉、塑料顆粒、塑料板磚、下水井蓋等塑料產品,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為推動項目的順利實施,涼州區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相關部門為項目提供了便捷的審批服務,確保項目能夠快速落地。此外,政府還對購買加厚高強度地膜的農戶給予補助,降低了農戶的用膜成本,提高了農戶參與廢舊農膜回收的積極性,為項目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05-12 【節能環保】
-
大型橡膠集團,擬在海外兩地建廠!5月6日,海南橡膠赴柬埔寨,與該國橡膠總局進行會晤。據了解,海南橡膠正不斷考察、了解在柬投建橡膠工廠的機會。 柬埔寨橡膠總局表示,企業可以制定詳細的建廠計劃,以便進一步討論。他們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與行業協調能力,全方位助力橡膠原料采購。 這是近期海南橡膠第二次與柬方接觸,研究建廠事宜。3月下旬,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宏向,親自拜訪了當地橡膠協會。雙方就在柬建廠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交流。 同期,王宏向一行訪問通用柬埔寨工廠,并與負責人洽談。據統計,截至目前,柬埔寨共有158家橡膠加工廠。 若海南橡膠成功建廠,將進一步加強中資橡膠輪胎產業鏈的協同。除柬埔寨外,這家橡膠集團也在考慮建設老撾工廠事宜。 2025-05-09 【輪胎】
-
45億‘輪’動全球版圖:住友橡膠完成鄧祿普商標權收購5月8日,日本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披露,其與美國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就收購鄧祿普(Dunlop)品牌在歐洲、北美及大洋洲市場的商標權完成交割。該交易協議于今年1月簽署,商標的資產總價值為6.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6億元),此外還包含超過1億美元的庫存相關費用。 根據協議,住友橡膠將接手上述區域四輪輪胎業務的商標使用權及庫存管理權。公司表示,未來將結合庫存實際水平,審慎調整產品定價策略。此次交易預計不會對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數據產生直接影響,但可能對2025財年的整體業績表現有所體現。歷史背景與品牌分割 鄧祿普品牌的全球化運營曾由住友橡膠與固特異共同管理。1999年,雙方達成合作,但于2015年終止聯合運營協議,并依據區域劃分品牌權益。彼時,住友橡膠保留了中國及亞洲部分市場的鄧祿普商標權,而固特異則持有歐美等地區的權益。2025年,固特異出于優化資產結構的考慮,決定剝離非核心業務,最終將上述區域商標權出售。行業視角:戰略整合與市場布局 此次交易反映了全球輪胎行業加速整合的趨勢。據行業分析機構《Tire Business》統計,住友橡膠近年持續擴大海外市場份額,此次收購有助于其強化在歐美高端市場的品牌影響力。而固特異近年則專注于北美核心業務,其通過出售非戰略資產已累計回收超20億美元資金,以緩解債務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鄧祿普品牌在賽車輪胎和高性能輪胎領域具備技術優勢,住友橡膠或借此進一步拓展高端產品線。此外,中國市場的鄧祿普業務仍由住友獨立運營。未來展望 業內專家指出,跨國并購或成為輪胎企業應對成本上漲與市場競爭的關鍵策略。住友橡膠需在整合全球供應鏈的同時,平衡區域定價與庫存管理,以實現收購效益最大化。固特異則可能繼續推進資產重組,聚焦電動化輪胎等新興領域。 2025-05-09 【輪胎】
-
賽輪躋身全球輪胎品牌價值榜前十2025年5月8日,全球權威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25全球輪胎品牌價值25強》榜單,賽輪集團首度躋身榜單前十,并再度蟬聯中國最具價值輪胎品牌。 同時,賽輪集團品牌價值增長13%,成為增速最快的中國輪胎企業。根據Brand Finance市場調研數據顯示,賽輪集團不僅在中國市場享有很高的品牌美譽度,在國際市場也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Brand Finance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曉明表示:"中國輪胎行業雖呈現溫和增長態勢,但賽輪等領軍品牌已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賽輪在全球排名的躍升印證了其品牌影響力已經獲得了國際認可。賽輪的實踐證明,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持續創新與用戶導向仍然能夠驅動企業的全面增長。" 2025-05-09 【輪胎】
通知公告